近年来政府部门会给符合特定条件的企业提供一些财政性资金,其中部分资金属于有专门指定用途或特殊用途的专项用途财政性资金,以此来支持相关企业发展、鼓励其创新。企业在收到这些专项用途财政性资金后,如何进行税务处理也是摆在企业财务人员面前的一道难题,如果处理不当则会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涉税风险。
本文就专项用途财政性资金的企业所得税相关税收政策及申报表填报要点给大家做一个简要的介绍。
专项用途财政性资金的概念及范围
财政性资金,是指企业取得的来源于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财政补助、补贴、贷款贴息,以及其他各类财政专项资金,包括直接减免的增值税和即征即退、先征后退、先征后返的各种税收,但不包括企业按规定取得的出口退税款。
专项用途财政性资金,是国家或有关部门或上级部门下拨行政事业单位具有专门指定用途或特殊用途的资金。
国务院规定的其他不征税收入,是指企业取得的,由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专项用途并经国务院批准的财政性资金。
专项用途财政性资金可以作为不征税收入的条件
企业从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及其他部门取得的应计入收入总额的财政性资金,凡同时符合以下条件的,可以作为不征税收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从收入总额中减除:
(一)企业能够提供规定资金专项用途的资金拨付文件;
(二)财政部门或其他拨付资金的政府部门对该资金有专门的资金管理办法或具体管理要求;
(三)企业对该资金以及以该资金发生的支出单独进行核算。
专项用途财政性资金企业所得税处理
■ 专项用途财政性资金取得时
企业取得的各类财政性资金,除属于国家投资和资金使用后要求归还本金的以外,均应计入企业当年收入总额。
对企业取得的由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专项用途并经国务院批准的财政性资金,准予作为不征税收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从收入总额中减除。
企业按照市场价格销售货物、提供劳务服务等,凡由政府财政部门根据企业销售货物、提供劳务服务的数量、金额的一定比例给予全部或部分资金支付的,应当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确认收入。除上述情形外,企业取得的各种政府财政支付,如财政补贴、补助、补偿、退税等,应当按照实际取得收入的时间确认收入。
■ 专项用途财政性资金发生支出时
不征税收入用于支出所形成的费用,不得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用于支出所形成的资产,其计算的折旧、摊销不得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 专项用途财政性资金产生结余时
企业将符合条件的财政性资金作不征税收入处理后,在5年(60个月)内未发生支出且未缴回财政部门或其他拨付资金的政府部门的部分,应计入取得该资金第六年的应税收入总额;计入应税收入总额的财政性资金发生的支出,允许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专项用途财政性资金支出能否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
依据相关政策规定,下列项目的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
(一)用于简易计税方法计税项目、免征增值税项目、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的购进货物、劳务、服务、无形资产和不动产;
(二)非正常损失的购进货物,以及相关的劳务和交通运输服务;
(三)非正常损失的在产品、产成品所耗用的购进货物(不包括固定资产)、劳务和交通运输服务;
(四)国务院规定的其他项目。
另外,纳税人购进货物、劳务、服务、无形资产、不动产,取得的增值税扣税凭证不符合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有关规定的,其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
专项用途财政性资金支出不属于政策规定的不得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的情形,若发生的支出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时,则可以抵扣对应的增值税进项税额。
专项用途财政性资金企业所得税申报表填报事项
一、企业所得税申报表中涉及表单
◆《纳税调整项目明细表》(A105000)第8、9行:
不符合不征税收入条件的专项用途财政性资金纳税调整项目的纳税人直接填写第8行。
◆《专项用途财政性资金纳税调整明细表》(A105040):
本表适用于发生符合不征税收入条件的专项用途财政性资金纳税调整项目的纳税人填报。具体填报说明如下:
1.第1列“取得年度”:填报取得专项用途财政性资金的公历年度。第5行至第1行依次从6行往前倒推,第6行为申报年度。
2.第2列“财政性资金”:填报纳税人相应年度实际取得的财政性资金金额。
3.第3列“其中:符合不征税收入条件的财政性资金”:填报纳税人相应年度实际取得的符合不征税收入条件且已作不征税收入处理的财政性资金金额。
4.第4列“其中:计入本年损益的金额”:填报第3列“其中:符合不征税收入条件的财政性资金”中,会计处理时计入本年(申报年度)损益的金额。本列第7行金额为《纳税调整项目明细表》(A105000)第9行“其中:专项用途财政性资金”的第4列“调减金额”。
5.第5列至第9列“以前年度支出情况”:填报纳税人作为不征税收入处理的符合条件的财政性资金,在申报年度的以前的5个纳税年度发生的支出金额。前一年度,填报本年的上一纳税年度,以此类推。
6.第10列“支出金额”:填报纳税人历年作为不征税收入处理的符合条件的财政性资金,在本年(申报年度)用于支出的金额。
7.第11列“其中:费用化支出金额”:填报纳税人历年作为不征税收入处理的符合条件的财政性资金,在本年(申报年度)用于支出计入本年损益的费用金额,本列第7行金额为《《纳税调整项目明细表》(A105000)第25行“其中:专项用途财政性资金用于支出所形成的费用”的第3列“调增金额”。
8.第12列“结余金额”:填报纳税人历年作为不征税收入处理的符合条件的财政性资金,减除历年累计支出(包括费用化支出和资本化支出)后尚未使用的不征税收入余额。
9.第13列“其中:上缴财政金额”:填报第12列“结余金额”中向财政部门或其他拨付资金的政府部门缴回的金额。
10.第14列“应计入本年应税收入金额”:填报企业以前年度取得财政性资金且已作为不征税收入处理后,在5年(60个月)内未发生支出且未缴回财政部门或其他拨付资金的政府部门,应计入本年应税收入的金额。本列第7行金额为《纳税调整项目明细表》(A105000)第9行“其中:专项用途财政性资金”的第3列“调增金额”。
◆《资产折旧、摊销及纳税调整明细表》(A105080):
专项用途财政性资金资本化支出,通过《资产折旧、摊销情况及纳税调整明细表》(A105080)进行纳税调整。
二、具体填报案例(仅列示《专项用途财政性资金纳税调整明细表》(A105040)填报数据)
(一)填报案例1——专项用途财政性资金支出不考虑增值税进项税额
A公司2018年和2023年分别从某市级科技主管部门取得专项用途财政性资金300万元和100万元,均一次性计入取得当年的营业外收入。A公司均已取得某市级科技主管部门拨付专项用途财政性资金的文件,上述两笔资金均有专项资金管理办法,A公司对上述两笔资金以及两笔资金发生的支出分别单独进行核算。2018年度-2023年度资产使用情况见下表(单位:元):
1.案例分析
A公司均已取得某市级科技主管部门拨付专项用途财政性资金的文件,上述两笔资金均有专项资金管理办法,A公司对上述两笔资金以及两笔资金发生的支出分别单独进行核算。同时满足3个专项用途财政性资金可以作为不征税收入的条件,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从收入总额中减除,不征税收入用于支出,不得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A公司2018年度取得的专项用途财政性资金3,000,000.00元,截至2023年度已使用2,800,000.00元,结余200,000.00元。根据政策规定,A公司2018年度将该资金作为不征税收入处理后,在5年(60个月)内未发生支出且未缴回财政部门或其他拨付资金的政府部门的部分,应计入取得该资金第六年(2023年度)的应税收入总额。
A公司2023年度取得的专项用途财政性资金1,000,000.00元,2023年度使用600,000.00元(费用化400,000.00元,资本化200,000.00元),结余400,000.00元(可以在2024年度-2027年度继续使用)。
2.《专项用途财政性资金纳税调整明细表》(A105040)填报数据见下
(二)填报案例2——专项用途财政性资金支出考虑增值税进项税额
A公司2023年收到某市财政局拨付的B项目资金25,000,000.00元(已取得某市财政局拨付B项目资金的文件,且取得B项目专项资金管理办法),A公司通过“递延收益”科目专项核算该项拨款的收支情况。2023年结转营业外收入10,835,000.00元,费用化支出金额10,835,000.00元(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计入损益金额9,838,900.00元,进项税额金额996,100.00元),结余14,165,000.00元。
1.案例分析
A公司已取得某市财政局拨付B项目资金的文件,且取得B项目专项资金管理办法,通过“递延收益”科目专项核算该项拨款的收支情况。同时满足3个专项用途财政性资金可以作为不征税收入的条件,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从收入总额中减除,不征税收入用于的费用化支出,不得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A公司2023年收到某市财政局拨付的B项目资金25,000,000.00元填写到“其中:符合不征税收入条件的财政性资金-金额”;结转营业外收入10,835,000.00元填写到“其中:符合不征税收入条件的财政性资金-其中:计入本年损益的金额”;费用化支出金额10,835,000.00元填写到“本年支出情况-支出金额”;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计入损益金额9,838,900.00元填写到“本年支出情况-其中:费用化支出金额”;结余14,165,000.00元填写到“本年结余情况-结余金额”。
2.《专项用途财政性资金纳税调整明细表》(A105040)填报数据见下
3.问题讨论
就本案例来说:A公司2023年收到某市财政局拨付的B项目资金25,000,000.00元,当年发生专项用途财政性资金支出10,835,000.00元(已经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996,100.00元,计入损益金额为不含税金额9,838,900.00元),扣除支出金额后资金结余金额为14,165,000.00元。
《专项用途财政性资金纳税调整明细表》(A105040)填表说明中明确,“本年支出情况-其中:费用化支出金额”填报纳税人历年作为不征税收入处理的符合条件的财政性资金,在本年(申报年度)用于支出计入本年损益的费用金额,“本年结余情况-结余金额”填报纳税人历年作为不征税收入处理的符合条件的财政性资金,减除历年累计支出(包括费用化支出和资本性支出)后尚未使用的不征税收入余额;未明确“本年支出情况-其中:费用化支出金额”与“历年累计支出(包括费用化支出和资本性支出)”填报金额是否一致,若“历年累计支出(仅考虑费用化支出)”填报为“在本年(申报年度)用于支出计入本年损益的费用金额”的话,《专项用途财政性资金纳税调整明细表》(A105040)表中资金结余就会成为15,161,100.00元(为不征税收入处理的符合条件的财政性资金25,000,000.00元,减除历年累计支出(包括费用化支出和资本化支出)9,838,900.00元后尚未使用的不征税收入余额),企业所得税申报表列示资金结余与该资金实际结余金额之间产生了一个差额(增值税进项税额996,100.00元)。
若以后年度又支出了14,165,000.00元(不考虑增值税进项税额的影响),就会出现该项资金已经使用完毕,但《专项用途财政性资金纳税调整明细表》(A105040)仍存在结余金额的情况;进而5年(60个月)以后就会出现资金结余计入当年应税收入的调整数据的情况。
希望税务机关可以明确《专项用途财政性资金纳税调整明细表》(A105040)中“本年结余情况-结余金额”填报口径,实际解决困扰企业的申报问题。
作者:中汇山西税务师事务所经理 宋寅
本文版权属于作者所有,更多与本文有关的信息,请联系我们:
电话:010-57961169